入冬施針灸緩解頭痛要分清類型
時間:2024-10-13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當我們頭痛的時候,經常會困擾的我們不能夠很好地工作,也會常常失眠。頭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情況,引發頭痛的因素有很多,如精神緊張,經期來臨,感冒發燒,疾病等都會引發頭痛的發生,那么如何緩解頭痛呢?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頭痛的針灸療法。
中醫認為: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,或瘀滯不行,或產生逆亂,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的病理改變,就會引起疼痛,即“不通則痛”的病機。針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和溫煦起到疏通經脈、行氣活血的作用,改善病變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,從而改善病痛處營養狀態,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,即經絡通暢,臟腑恢復相對陰陽平衡。
辨證施針灸 緩解頭痛困擾
針灸可以治療許多慢性疼痛,如頭痛、頸椎痛、肩周炎、痛經、帶狀皰疹、腰疼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疼痛等。中醫對頭痛分類很多,主要包括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。
外感頭痛
癥狀:頭痛連及項背,遇風寒加重,兼見惡風惡寒。口不渴,舌苔薄白,脈浮者為風寒頭痛。頭痛而脹,兼見面紅而赤,發熱,口渴欲飲,目赤齒痛,舌苔黃,脈浮數者,為風熱頭痛。若頭痛身重,肢體倦怠,舌苔白膩,脈濡者,為風濕頭痛。
治法:祛風通絡、止痛。
主穴:百會、風池、太陽、列缺。
風寒頭痛者,加風門。
風熱頭痛者,配大椎、曲池。
風濕頭痛者,加陰陵泉、豐隆。
可根據頭痛的不同部位配穴。
操作:毫針瀉法。風門拔罐或艾灸,大椎點刺出血。
方義:百會、太陽可疏導頭部經氣。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,功長祛風活血、通絡止痛。列缺為肺經絡穴,可宣肺解表,祛風通絡。
推薦閱讀:
#p#副標題#e#
內傷頭痛
癥狀:內傷頭痛有肝陽上亢、痰濁頭痛、瘀血頭痛、血虛頭痛、腎虛頭痛等不同類型。總以虛實之分。
治法:疏通經絡,清利頭目。
主穴:百會、頭維、風池。
配穴:按頭痛部位配穴。
肝陽上亢者,加太沖、太溪、俠溪。
痰濁頭痛者,太陽、陰陵泉、豐隆。
瘀血頭痛者,加阿是穴、血海、膈腧、內關。
操作:毫針瀉法。
方義:百會、頭維疏通頭部經絡氣血。風池活血通經,清利頭目,調和氣血。
針灸時6大注意事項:
1、皮膚感染、潰瘍、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。
2、眼區、胸背、腎區、項部,胃潰瘍、腸粘連、腸梗阻患者的腹部,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,禁用直刺,防止誤傷重要臟器。
3、針刺對某些病癥確實有極好的療效,但并非萬能,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,應根據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,才能更有利于病人,也可充分發揮針灸的作用。
4、小兒因不配合,一般不留針。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、啞門穴等禁針。
5、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,或常有自發性出血,損傷后不易止血者,不宜針刺。
6、過于疲勞、精神高度緊張、饑餓者不宜針刺;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臥位,取宜穴少,手宜法輕。
綜上所述,當我們頭痛的時候,一定要分清類型再去選擇治療方法,才能夠得到很好地根治。如果選擇針灸那就一定要謹記注意事項。
推薦閱讀: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