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科學飲食 在養肝同時養情緒
時間:2024-10-13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春季是養肝的季節,這是很多保健人士都知道的事情。但是春季如何養肝卻是個問題了。中醫里所指的肝并不單指“肝臟”這一器官,而是指一個系統,并不是什么東西在春天多吃一點就算是養肝,無論是食療、藥療都是吃對了才有用;運動、調整生活節律和情緒,做對了才見效。同時,春天是人體抵抗力較弱的時候,也是多種細菌、病毒活躍的時候,此時養好肝,對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的增強作用很大。
肝出問題會有先兆
肝并不是單指“肝臟”這個器官,肝與膽相表里,它是一個功能系統,與消化、解毒、造血、生殖、情緒等都有關系。由于肝功能很多,所以肝病的癥狀非常繁雜。“肝開竅于目”,所以眼睛干澀和肝有一定的關系。“肝主筋”,所以通過指甲可以看出肝臟的充足與不充足,比如指甲斷裂等都與肝有關系。“面露青色”通過肝的顏色表現與肝相關。口苦,說明可能是肝膽火旺的情況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表現只能說明與肝有關系,但不能絕對說就是肝的問題。所以當身體不適時,不要輕易自我診斷,到正規醫院找正規醫生診斷對身體健康才有保障。
食物養肝吃對了才有用
“春季養肝”,但針對肝血不足和肝陽亢盛兩種不同體質的人也有不同的養肝方法。每天悶悶不樂的人肝氣郁結,屬于肝血不足體質,對很多事都著急上火的人肝陽上亢,屬于肝陽亢盛體質。
對于肝血不足的人,可以用玫瑰花、玳玳花、合歡花泡水,有疏肝解郁的作用,吃大棗或桂圓可以養肝血。中醫向來要取類比象,所以“吃肝補肝”對肝血不足也有一定的養血作用,除了直接吃豬肝、雞肝或者鴨肝這些熟食外,偶爾吃些北京的炒肝也是很好的。對于肝陽亢盛體質的人,除了避免吃過于辛辣的食物外,還需要清肝火,比如用菊花泡菊花茶,吃薄荷以及用決明子通便秘都有助于去火清肝。
中醫講“酸入肝”,對于肝火過旺者可適當吃些酸味食物,防止肝氣過度發散。而肝陰虛者,應少吃或者不吃酸味食物,“減酸增甘以養脾”,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,可以吃一些像紅棗之類的甜味食物,以及有助于肝陽生發的食物比如韭菜、豆芽菜和香椿等,對肝很有好處。
去肝火可按揉“太沖穴”
“太沖穴”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厘米處,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,是人體的“出氣筒”,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,是肝經的火穴,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。所以通過按揉“太沖穴”,可以把人體郁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。
“太沖穴”很好找,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方向推,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,按揉方法是找到最痛的點,在這兩個部位之間反復推揉,有助于發泄肝火。
養肝同時要養情緒
中醫講“氣傷肝”,所以肝與人的情緒和心志有著很大關系,肝血不足和肝血亢盛的人都是不健康的。經常調節情緒保持情緒穩定對養肝作用很大,比如多與家人朋友談心聊天,通過聽音樂、看電影等方式釋放壓力,周末可以去戶外旅游來調節情緒等。中醫講“春三月廣步于庭”,適當的戶外運動也對養肝大有裨益。此外,對于養肝來說,平時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,中醫講“子午覺”,經常午睡以及保證在晚上十一點前睡覺有助于養肝血,保證陰陽平衡。在生活中常做眼保健操、浴目和梳頭等都對養肝有一定作用。 #p#副標題#e#
養肝與抵抗力相互作用
由于肝臟具有解毒和破壞外來有害物質的功能,所以,春季養好肝,對人體免疫防御功能的作用很大。中醫講“正氣存內邪不可干”。正氣,即指人體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,邪氣則為一切致病因素的總稱。中醫學認為,疾病的發生主要取決于正氣的盛衰,人體的這種防御能力,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抵抗力。免疫系統區別于抵抗力,它是抵抗力的基礎,直接影響著人體抵御外界病毒的能力。
春季溫差較大,人的抵抗力易降低,同時也是麻疹、猩紅熱、肺炎、流感等疾病的高發期,面對多種病毒侵入,肝臟的解毒任務繁重,增強自身抵抗力可減輕肝臟防御病毒的壓力。
對于提高抵抗力的食療方法,并沒有一種或幾種食材絕對可以提高抵抗力。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質,并使得身體趨于陰陽平衡的食物就是提高抵抗力最好的食物。比如陽虛的人可以吃羊肉,薄荷和菊花茶偏涼就不能喝。提高抵抗力,不同體質的人需要不同的食療方法,完全適合所有人的食療方法并不存在,但無論吃什么,都要吃烹飪過且易消化的熟食來保護脾胃,因為“脾為后天之本”,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于后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,抵抗力的提高也是如此。
現在,很多人因為H7N9禽流感少吃肉或者不吃肉,這其實會對抵抗力有一定的負面影響,擁有正常抵抗力的人身體里不可缺少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和脂肪,肉類屬于蛋白質的一部分,蛋白質缺乏的人容易得低蛋白血癥,從而使人的抵抗力下降。#p#副標題#e#
藥物療法需遵循醫囑
通過藥物來提高抵抗力也因人而異。雖然像金銀花這樣的解表藥對所有體質的人都有一定的作用,但陽虛外感的人還需服用黃芪等溫陽的藥,陰虛的人還需服用玄參等養陰的中藥,會更有針對性。同時還需注意藥量,比如黃芪補氣,但補過了就會上火,抵抗力并沒有提高。不同年齡段的人氣血不一樣,所以給老人和孩子的藥量和藥效要明顯輕于成年人。
維生素對于提高抵抗力也有一定的作用。通過食物來攝取維生素是最好的,但維生素復合片也可作為食物的補充來提高抵抗力,切忌代替食物。
對于平時沒有健康問題,但是想預防疾病的人并不需要通過藥物來提高抵抗力,中醫所說的“氣有余便是火”就是這個道理。對于確實需要吃藥來提高抵抗力的人,自己配伍中藥并不安全,需要遵循醫囑,由醫生針對不同癥狀來開藥方保證身體健康。
短期內提高抵抗力不可能
人不發病就是陰陽平衡,所以從最基礎來講就是調整陰陽。熬夜不睡覺是在作息上打破陰陽平衡,過食飲冷是在飲食上打破陰陽平衡。過度憂思、抑郁、生氣是在情緒上打破陰陽平衡。在作息、飲食和情緒上保持陰陽平衡,人的抵抗力就會增加。
短期內提高抵抗力是不可能的,任何一種養生都是日積月累的。要從平時生活做起,除了正常的飲食規律和作息規律外,還需注意生活細節來提高抵抗力。“入藥三分毒”,是藥都有寒熱溫涼的偏性,食物與藥物有很多同源,所以,食療方法好于中藥療法。但在飲食細節上要避免吃飯太快,咀嚼越細,對食物的消化越有幫助,食物到胃里就不會增加脾胃負擔,以此增加抵抗力。
如何運動對提高抵抗力有益?中醫主張“小勞”,即避免劇烈運動,尤其是對于體質弱的人,出微汗就可以了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