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
時間:2024-10-16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多發生于兒童身上,手足口病會引起很多并發癥。個別重癥兒童病情發展特別快,會導致死亡。這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,那怎么樣預防和護理手足口病呢。
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型(Cox A16)和腸道病毒71型(EV 71)引起的傳染病。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,可引起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皰疹,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。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,導致死亡。每年的7月左右是發病的高峰期,患病人群主要是學齡前兒童,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。
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,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后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,持續時間尚不明確。病毒的各型間無交叉免疫。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,但以≤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。
手足口病發病急,會出現發熱、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、皰疹,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,皰內液體較少。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頭痛等癥狀。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,預后良好,無后遺癥。少數嚴重的患兒,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、腦脊髓炎、腦膜炎、肺水腫、循環衰竭等。 劉麗曉主任提醒說,手足口病主要是通過皮膚接觸,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內衣等引起感染。
是重要的傳播方式,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絹。因此孩子的玩具等日常用品一定要保持清潔,及時消毒處理,衣物置陽光下暴曬,室內保持通風換氣;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,減少被感染機會;教育孩子堅持飯前便后勤洗手,可有效預防病從口入。孩子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。
做到“洗凈手、喝開水、吃熟食、勤通風、曬衣被”。要講究環境、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。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飯前便后洗手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盡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場所。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、勤換衣服,喂奶前要清洗奶頭。
標簽: